电力器材生产的配件哪几种属于易损件?
在电力器材生产中,轴承、密封圈、油封、电容器、绕组、碳刷与换向器等配件属于易损件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机械系统易损件
轴承
作用:支撑转子旋转,减少摩擦,是电机、变压器等设备的核心机械部件。
损坏原因:润滑不良(缺油或油脂干涸)、安装偏差(配合过松或过紧)、污染侵蚀(粉尘、水分进入)、疲劳老化(长期运行后滚珠与滚道产生疲劳点蚀)。
典型表现:电机运行时发出异响,振动值大,轴承端温度升高(正常应≤70℃,超过90℃需立即停机)。
密封圈与油封
作用: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部粉尘、水分进入设备内部。
损坏原因:温度老化(长期高温导致橡胶材质硬化、开裂)、轴面磨损(轴与油封接触部位磨损起槽,导致密封间隙大)。
典型表现:电机轴承端漏油,外壳表面有油污,同时可能伴随轴承因缺油加速损坏。
风扇与风罩
作用:风扇是强制散热的核心部件,风罩则保护风扇与人员安全。
损坏原因:异物撞击(风罩破损后,异物卷入风扇)、老化脆裂(塑料风扇长期受温度变化影响,出现脆裂、叶片脱落)、安装松动(风扇与电机轴配合松动,导致旋转偏心、异响)。
典型表现:电机散热不良(外壳温度显著升高)、运行异响,严重时风扇碎片可能损坏电机内部部件。
二、电气系统易损件
绕组
作用:电机实现“电能→机械能”转换的核心部件(定子绕组通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,转子绕组感应电流受力转动)。
损坏原因:过载/堵转(电流急剧升高,绕组温度瞬间超过绝缘耐受ji限)、电压异常(电压过高击穿绝缘,电压过低导致电流大发热)、受潮/粉尘(环境湿度大或粉尘堆积,绝缘电阻下降,引发对地短路)、接线错误(星形/三角形接法混淆,导致绕组电压不符)。
典型表现:电机跳闸、外壳发烫、运行异响,用摇表检测可发现绝缘电阻低于标准值(通常要求≥0.5MΩ)。
电容器
作用:单相异步电机需启动电容器/运行电容器辅助产生旋转磁场。
损坏原因:过电压(电网电压波动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)、高温老化(电机散热不良,电容器长期处于60℃以上环境,电解液干涸)、频繁启停(每次启停都会对电容产生冲击电流,加速内部ji板氧化)。
典型表现:电机启动困难(需手动辅助转动)、运行转速下降、机身发烫,用万用表检测可发现电容容量远低于额定值。
碳刷与换向器
作用:直流电机、绕线式异步电机(滑环型)依赖碳刷与换向器(或滑环)的滑动接触传输电流。
损坏原因:碳刷质量差(硬度不均或含杂质,加速自身磨损及换向器划伤)、压力不当(碳刷弹簧压力过小导致接触不良,压力过大加剧磨损)、换向器失圆(长期运行后换向器表面磨损不均,导致碳刷与表面接触不良,产生电弧烧蚀)。
典型表现:电机运行时产生明显火花(正常应为微弱蓝色小火花),输出扭矩下降,碳刷磨损过快(通常每运行3000-5000小时需更换)。
三、其他易损件
接线端子与内部引线
作用:连接外部电源的接口,承担电流传输。
损坏原因:接线松动(端子螺丝未拧紧,导致接触电阻大、发热烧蚀)、机械拉扯(电机安装时引线受力过大,导致根部断裂或绝缘破损)。
典型表现:电机启停频繁跳闸,端子处有烧黑痕迹,用万用表检测可发现接线处导通不良。
金具与绝缘子
作用:输电线路中,金具用于连接和固定导线,绝缘子则支撑导线并防止电流接地。
损坏原因:金具锈蚀(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,受日照、雨水、异物影响)、绝缘子破损(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破损或闪络现象)。
典型表现:金具锈蚀会影响设备性能,严重时造成安全隐患;绝缘子缺陷可能导致电路瘫痪。

上一篇: 电力器材生产定制配件有哪些?
下一篇:没有了
- 电力器材生产的配件哪几种属于易损件? 2025-10-20
- 电力器材生产定制配件有哪些? 2025-09-23
- 电力金具配件使用较多的有哪些? 2025-08-25
- 电力金具种类多选择方案很重要! 2025-06-12
- 电力施工工具与电力金具介绍 2025-05-19
- 电力器材生产类别应用范围介绍 2025-04-11
